当我们开始留意日常生活中各种被忽略的声音之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这正是“声音漫步”的目的。声音漫步是结合步行与听觉的练习,取代纯粹以视觉观察世界,专注聆听环境里的各种情景。声音漫步没有任何时空背景限制,可以在家中、街道、市区或大自然里进行,可以踽踽独行,也可以结伴成群。
加拿大作曲家默里·谢弗(R. Murray Schafer)同时也是一名学者和环保主义者,他在以下的纪录短片中表示:“当我们全神贯注聆听声景时,就能感受到奇特无比的体验。”
他补充说:“就某方面而言,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部持续进行的音乐钜作,起点未可知,而终章可能永远不会来。每个人都是这部旷世奇作的作曲者,可以让它更加动听,也能使其难以入耳;要增加更多噪音或者美声,全由我们决定。”
谢弗于70年代创造了「声音漫步」一词,并率先发起「世界声景计划」(The World Soundscape Project,简称WSP)。这项科学研究旨在检视并保存那些因工业化和科技快速发展,而濒临消失的特殊声景。当时共同参与该计划的年轻作曲家和传播系学生走访了加拿大及欧洲各地,针对几个大城市和乡村的广阔声景进行分类。

如今,声音漫步已成为全球性活动。人们被它吸引的原因不尽相同,某些人将其视为一种冥想练习,训练自己更有意识地关注环境中的各种声音,而有些人则想借此更深入认识这个世界。
对于定居温哥华的自由艺术家海伦娜・克罗贝(Helena Krobath)而言,上述理由都促成她频繁地进行声音漫步。
她表示:“我在好奇心与想像的驱使下,开始从事声音漫步,也经常用它来勘察各个地点,用不同以往的方式认识一个地方。当然它在冥想方面的助益也不容小觑。”
克罗贝的声音漫步资历已超过六年时间,她甚至筹划了团体活动。频繁进行这项「动耳不动口」的活动以来,她对于自己居住地和周边地区的现景和历史都有诸多新发现。克罗贝每次漫步时间通常为1至1.5小时,她近距离接触温哥华地下铁路的通风系统,也把蒙特利尔街头的教堂钟声、户外庆典和人行道上熙来攘往的各种喧杂收入耳中,种种专注沉浸聆听的练习,彻底改变了她的听觉感官。
克罗贝表示:“许多声音在我听来都像是乐曲,如今更提升到另一个境界。有些对其他人来说,可能不那么悦耳,甚至有些恼人的声音,我可以像享受音乐剧那般欣赏。”
“声音漫步会重新编排我们的感官世界,并可能造成非常戏剧化的感知转变。它是让我们更有效率体验世界的捷径,过程令人兴奋不已,近乎迷幻的感受也油然而生,因为我们正用更高层次的方式重新感受世界。”
每年,为期一个月的「九月声音漫步」(Sound Walk September)吸引来自全世界的同好共襄盛举。这项活动由播客兼媒体人安德鲁·斯塔克(Andrew Stuck)创办,鼓励所有参加者录下他们的漫步足迹,并上传分享至Walk Listen Create平台。档案内容包含一系列的语音导览旅行、声景,以及围绕声音主题的报导和表演艺术作品,独立评审小组会从中选出该年度最佳的声音创作。
然而,在全球面临疫情考验下,对如此着重户外体验的活动,将产生什么变化?
主办方在网站上提出对策:我们竭诚邀请创作者跳脱思维框架、心领神会,提交未必一定要出走户外,甚至更专注在心灵漫游的作品。
虽然疫情期间在行动上有所限制,平台上仍有许多创作者以各种替代方案分享他们的轨迹,有些人依然外出,而有些人则选择分享他们的漫步轨迹和回忆。
2020年度「九月声音漫步」的得奖作品以「空气纹理」(The Texture of Air)为题,该作获得的评语为:“声音说书、图像演绎与口述讲古的综合体”。内容用声音纪录了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下的一家耳鼻喉科和一家牙医诊所,在营运多年后面临关闭的情形。视频开端,创作者邀请诊所员工及病患在院内一同步行交谈。
2017年在法国拉罗米乌(La Romieu),为了庆祝声景和声音漫步所举行的「周日声音漫步」(Sound Walk Sunday),是这项现在历时整个月的活动雏形。两年后,结合了巴西、澳大利亚、希腊、西班牙、德国和波兰等地的合作伙伴,发展成如今的「九月声音漫步」。听众可以在官网透过漫步片段的目录来聆听或关注